首页 >
四十岁买什么保险好?

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360百科

内容提要

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我从2006年初就开始酝酿这一题目。鉴于十年来的研究生教学经历,我总想探索一条让研究生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际、关注地区经济运行实际并提高写作水平与动手能力的新路子,于是,这一重大题材的研究与写作就成为我与研究生、部分同事合作的共同成果。

本书所要探索的主题是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层次水平的深港合作关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以此为奠基共建深港国际大都会,经济一体化更加强调政府间理性的、规范的、制度性的合作方式,强调体制与机制的衔接;同时,本书试图通过世界若干特大型城市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形成过程,探索国际大都会的形成机理;本书试图探索科技文明时代重要的中心城市成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并根据深港双城间的经济运行实际,探索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的主导路径以及涉及方方面面的发展思路与探索。

2003年1月27日,深圳皇岗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天候通关口岸,深港一体化由此加快了进程。我亦先后在《世界经济研究》、《深圳大学学报》、《开放导报》、《南方经济》、《特区经济》、《瞭望中国》、《上海证券报》、《人民政协报》、《羊城晚报》、《经济学消息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江南都市报》与香港《文;l2报》、《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等一系列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并逐步深化我的研究与探讨。我还分别在"深圳市第一届社科周"、"市民文化大讲堂"、"广东百场社科讲座"与若干深港两地相关研讨会等场合阐述我有关深港经济合作的若干研究与思考。尽管上述研究与探索都十分的粗浅,但我却很诚意地抛砖引玉,将这些初步的思考融入本书的整体框架之中,特别是由我执笔的第十二、第十三两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观点、数据、风貌与探索的过程,以接受时代变迁的检阅并为未来人们更有价值的研究作为前提与铺垫。

本书由我提供总体设计、研究思路、写作框架和最后统稿,期间在研究生的课堂上与大家进行长达一学期的互动、探讨与修改,使其终于能够成为我们在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所能共同奉献的一份心情与一份成果。

作者简介

魏达志,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特区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1982年春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4年底调入深圳。1988--l989年留学澳大利亚;l992年晋升高级经济师,1993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由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确认为深圳市杰出专家:1999年晋升经济学研究员;2001年被聘为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2006年受聘为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深圳市人大常委、民盟深圳市委副主委、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软科学专家委员会专家、深圳市长质量奖评委、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会长、WTO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与贸易研究会(深圳)副理事长;任广东省产业与区 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出版学术著作共16部:《达志文集》《特区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论》《体制选择与结构预期--共和国经济变迂五十年》《转型期社会与经济》《高科技产业化的十大条件》《危机与重构--世界国企研究》《市场经济的两大结构》《城市群与城市国际化--兼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特色》《东盟十国经济史略》等,其中三部专著分别获得全国性和深圳市社科优秀著作奖:主编6部并大型丛书《深圳高科技与中国未来之路》共20部计600万字:在北京、上海、广东、香港与全国各地CSSCl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l60余篇。

目录

序言一:深化深港经济合作共同构建国际大都会

序言二:深港共同构筑国际大都会应当成为国家战略--关于进一步推进深港合作的几点建议

序言三:深圳未来五年面临的八大变动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城市发展

第一节 一体化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与理论溯源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当前走向

第三节 一体化时代世界特大型城市的形成与功能定位

第二章 深港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深港合作的探索阶段(1979年至l997年6月)

第二节 深港合作的发展阶段(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

第三节 深港合作的提升阶段(2004年1月CEPA正式实施)

第四节 深港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与深港"共同市场"

第三章 CEPA体现国家行为与香港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CEPA深刻地体现了国家层面的经济行为

第二节 对CEPA进展及其具体实施的评价分析

第三节 CEPA的出台与香港的持续稳定与繁荣

第四章 世界特大型城市对深港同城化的作用与借鉴

第一节 一体化时代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特征

第二节 创新中心对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第五章 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设与城市定位

第一节 城市定位的相关要素

第二节 深港建设特大型城市与城市定位

第三节 创新中心缺失对未来城市定位的影响

第六章 "深港创新圈"与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设

第一节 科技革命时代城市竞争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深港能否适应科技革命对城市竞争的要求

第三节 深港特大型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SWOT分析

第四节 "深港创新圈"与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设

第七章 "深港总部经济圈"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拓展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总部经济

第二节 深港紧约束环境的制约与突破

第三节 "深港总部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

第八章 "深港金融圈"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节 当前"共同市场"格局中的"深港金融圈"

第二节 建立"深港金融圈"的价值

第三节 "深港金融圈"的形成机制和能极

第四节 建设"深港金融圈"的约束因素与对策

第九章 "深港物流圈"与"深港一小时生活圈"

第一节 物流一体化与区域交通一体化

第二节 深港客运与物流合作现状分析

……

第十章 "深港海洋经济圈"和深港湾区的形成与开发

第十一章 "深港都市规划圈"和深港国际大都会的融合

第十二章 深港一体化与深港"共同市场"的建设目标

第十三章 "共同市场"为深港国际大都会的形成奠基

后记